《应用昆虫学报》

文章标题:热胁迫下八字地老虎hsc70基因在不同组织转录表达差异性分析

文章作者:王 玲1** 杨 帅2 朱明贺1 徐忠新1 赵奎军1*** 韩岚岚1***
关 键 词:八字地老虎,热激同源蛋白70,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
文章摘要:

  【目的】 为探讨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LinnaeusXe-hsc70基因表达与高温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比较热胁迫下Xe-hsc70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诱导表达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以八字地老虎4龄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RACE技术克隆获得编码热激同源蛋白7070 ku heat shock cognateHSC70)的基因(命名为Xe-hsc70cDNA全序列与基因组DNA序列(Genomic DNAgDNA),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比较分析不同热胁迫温度及不同热诱导时间下八字地老虎4龄幼虫体内马氏管、中肠、体壁、脂肪体与唾腺5个组织中Xe-hsc70基因在mRNA转录与蛋白表达两水平上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比较分析克隆得到的Xe-hsc70 基因cDNA全序列gDNA序列,结果表明Xe-hsc70基因含有8个内含子,最大内含子(561 bp)位于5端非编码区,并含有个类似热激应答原件HSE的核心结构序列(gaatatgCaGAAtgTTCcaGaa),其余内含子(长度在86~218 bp之间不等)均在编码区内,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八字地老虎hsc70内含子的具体数目及位置。组织差异性分析显示:在常温25℃条件下,Xe-HSC70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在唾腺中表达量最低;经热激诱导后中肠、唾腺与体壁组织中Xe-HSC70的表达量与对照(25℃)相比显著上调,随着热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呈现出先升高后恢复至对照水平的变化趋势,脂肪体和马氏管Xe-HSC70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八字地老虎不同组织在应对热胁迫的过程中,抗逆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Xe-HSC70的不断积累是八字地老虎对热胁迫不断适应的一个过程,其组织中Xe-hsc70基因的高表达在八字地老虎抗热胁迫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八字地老虎的抗逆机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