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昆虫学报》

文章标题:短星翅蝗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研究

文章作者:魏淑花1** 黄文广2 张 蓉1*** 高立原1 于 钊2 朱猛蒙1
关 键 词: 短星翅蝗,生活史,形态特征,食性,食量,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文章摘要:

 【目的】 系统研究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 Ikonnikov的生活史、形态特征、食性、食量、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方法 田间和室内相结合,利用笼罩供食法进行各项试验和有效积温法则等相关方法计算结果。结果 短星翅蝗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竖年6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土,7月上旬为孵化出土盛期。8月上旬始见成虫,8月下旬开始交配产卵,9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喜食冷蒿Artemisia frigida、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 altaicus,少食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偶食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不食长茅草Stipa bungeana、赖草Leymus secalinu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等禾本科植物;食量和近似消化力均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雌成虫显著高于雄成虫;在1833的温度范围内,各龄期的发育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短星翅蝗生长发育,若虫在13温度下不能蜕皮发育,成虫在18温度下不能交配产卵, 33下的产卵前期比28下延长5 d结论 系统掌握了短星翅蝗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将丰富其测报参数,为优化其监测预警技术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