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昆虫学报》

文章标题:近零磁场下粘虫雌蛾内参基因转录表达稳定性评价

文章作者:闫蒙蒙;张 蕾;程云霞;江幸福
关 键 词:近零磁场;地磁场;粘虫;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文章摘要:
【目的】 筛选近零磁场下粘虫 Mythimna separata雌蛾内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在近零磁场下的粘虫靶标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亥姆霍兹线圈产生近零磁场,分别在近零磁场(<500 nT)和地磁场(约50 μT)2种磁场强度下饲养粘虫。采用qRT-PCR技术测定2种磁场强度下饲养的粘虫初羽化雌蛾10种内参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β-微管蛋白(β-TUB)、TATA盒结合蛋白(TBP)、延伸因子(EF-1α)、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18S核糖体 RNA(18S rRNA)、28S核糖体 RNA(28S rRNA)、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G)、核糖体蛋白L12(RPL12)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的定量表达,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 以及在线综合分析系统RefFinder内参筛选分析软件分别对2种磁场强度下粘虫的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评估筛选。【结果】 β-Actin18S rRNA的稳定性在NormFinder结果中居于前两位,geNorm和BestKeeper结果中β-ActinPKG基因稳定性最好,RefFinder 综合分析表明,β-Actin稳定性最好,其次为18S rRNAPKG基因,β-TUBTBP的表达稳定性在三个软件分析结果中都较差。geNorm软件进一步对内参基因的分析表明引入β-Actin18S rRNA两个内参基因最佳。【结论】 明确了近零磁场强度下适用于粘虫初羽化雌成虫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确保了近零磁场下粘虫靶标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准确测定,为粘虫磁感受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