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昆虫学报》

文章标题:中华按蚊各发育阶段形态特征的电镜扫描观察

文章作者:闫振天;王雪倩;范真槐;胡丹岚;陈 斌
关 键 词:中华按蚊;扫描电子显微镜;发育时期;形态特征
文章摘要:
【目的】 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Wiedemann是我国最主要的传疟媒介之一,本研究基于实验室饲养的中华按蚊,采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了中华按蚊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学特征,对蚊虫的形态学、生长发育和基础生物学等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方法】 配置1%锇酸、6%戊二醛等试剂,结合不同浓度的乙醇脱水和叔丁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幼虫、蛹和成虫的电镜样品,使用日立SU350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各个发育时期具有重要分类和鉴定意义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 中华按蚊成蚊雌雄个体差异不大,喙与触须均接近等长。雄成蚊触角末端膨大弯曲,触须呈马尾状,梗节呈中间凹陷的圆饼状,腹部末端的尾器有一对钳状抱肢;雌成蚊喙细长,上颚和下颚均有锯齿,有利于刺破皮肤吸食血液,梗节饱满呈球状,腹部末端的尾器为一对向内弯曲的尾须,明显短于雄性的钳状抱肢。电镜下中华按蚊蛹整体呈蝌蚪状,呼吸管位于头部,开口呈锐角三角形,管缘部位有一圈较为平滑整齐的钝圆齿特征;尾鳍为两瓣,呈扇形,雄性蛹期的外生殖器明显较雌性长。4龄幼虫胸腹闭合连接,头部触角上有数量众多刺状感受器,腹部第8节末端背面有气门器。电镜下中华按蚊卵整体呈船形,船面较其它蚊种大,表面均匀分布有细粒状的小突起,大多数分布呈现六边形的花纹结构,精孔区位于卵背面两端,精孔扁平凹陷。【结论】 中华按蚊各个发育时期电镜扫描的超微形态结构中,蛹的呼吸管和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均可以作为其重要的鉴别特征。该研究为中华按蚊的分类学以及蚊媒防控研究提供了更为详细和直观的形态特征鉴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