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昆虫学报》

文章标题:不同酵化时间和饲养密度对双叉犀金龟幼虫转化菌糠的影响

文章作者:袁 悦,陈杨博,张俊杰,刘 佳,黄 海,杜文梅
关 键 词:双叉犀金龟;木耳菌糠;酵化周期;饲养密度;转化率
文章摘要:

   【目的】 利用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a生物治理菌糠,既可实现菌糠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应用,又可有效降低昆虫的饲养成本。本研究旨在明确菌糠发酵程度和种群饲养密度对双叉犀金龟幼虫转化菌糠的影响,为利用双叉犀金龟生物治理菌糠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29 条件下,调查3龄幼虫连续40 d对不同酵化时间(10203040 d)和不同饲养密度(2030405060/箱)条件下的取食菌糠量、排粪量和虫体增重等指标。【结果】 随着菌糠酵化时间的延长,双叉犀金龟转化菌糠能力呈显著上升趋势,发酵40 d时,双叉犀金龟连续40 d的取食量为(42.11±0.14g/头、排粪量30.12±0.40g/头、虫体增重量(8.21±0.26g/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密度增加,虫体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平均虫体增重量、取食量、排粪量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密度30/箱处理平均虫体增重量为(5.20±0.06g/头,平均取食量为(56.32±1.14g/头,排粪量为(35.74±0.47g/头,与最小密度20/箱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P<0.05)。【结论】 双叉犀金龟3龄幼虫对酵化时间为40 d的木耳菌糠转化能力最强,种群密度应不高于30/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