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昆虫学报》

文章标题:防虫网室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文章作者:徐金涛1** 魏姿涵2 郝宝锋1 孙圣杰2 高旭辉2 李 贞2 张松斗2 刘晨曦 2 刘小侠 2***
关 键 词: 梨小食心虫;适飞高度;防虫网室;种群动态;蛀果率
文章摘要:

【目的】 明确河北省昌黎地区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的发生动态及飞行规律,筛选出最佳的防虫网室孔径规格。【方法】 连续2年(2018-2019)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所基地梨园内分别悬挂1、2、3、4和5 m不同高度的性诱捕器,调查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明确梨小食心虫的适飞高度,将不同规格孔径的围网和顶网组合,调查防虫网室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及蛀果率,筛选最佳防治组合。【结果】 比较不同高度性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发现,在2 m左右诱捕量较高;与露天区相比,防虫网室内的梨小食心虫发生量和蛀果率均显著降低(df=16, F=13.360, P≤0.001; df=16, F=7.817, P≤0.05)。围网网孔规格为0.3 cm×0.3 cm时,梨小食心虫的全年诱捕量可从150头/诱捕器降至40头/诱捕器以下,蛀果率由70.0%减少至15.9%;围网网孔规格相同,顶部网孔规格不同的防虫网室间无显著差异(df=6, F=1.818, P=0.069)。【结论】 梨小食心虫成虫在梨园内的活动高度主要集中在2 m左右,虽然顶网的设计对梨小食心虫的阻隔效果所起作用不大,但其在无袋栽培中承担着防雹和防鸟的重要作用,从防控效果和经济情况来考虑,围网网孔规格为0.3 cm×0.3 cm、顶网网孔规格为2.0 cm×2.0 cm的防虫网室为最优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