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昆虫学报》

文章标题:巨膜长蝽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文章作者:何 嘉1,2** 高立原1,2 张 蓉1,2*** 陈 林3 朱猛蒙1,2
关 键 词:巨膜长蝽,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活史
文章摘要:

       【目的】 近年来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losa (Jakovlev)由以往稳定种群的荒漠昆虫上升为暴发性发生并迁移至农区危害的农业害虫。由于缺乏对巨膜长蝽基础生物学的相关研究,对其开展监测预警和农业防治存在困难。开展巨膜长蝽个体生物学研究,填补研究空白对于有效监测预报和防控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能为下一步分析巨膜长蝽成灾规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本文通过室内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系统阐明该种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和行为等生物学特性。【结果】 巨膜长蝽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一年发生2代,5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是两个发生高峰期,6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成虫进入滞育状态,11月下旬以成虫越冬;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32.14±2.34d,雄成虫的平均寿命为(28.00±3.13d,雌雄性比为11.9,有多次交尾多次产卵的习性,每头雌虫抱卵量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1015粒左右;食性杂,群居危害,喜食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等沙生草本植物的种子。【结论】 该虫具有以成虫形态越冬和滞育、迁移性强等生物学特性。在生态环境发生较大变动后,能够经历逆境后迅速恢复种群并迁移危害。宁夏中南部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极大改变了该地区的荒漠生态环境,促使巨膜长蝽在经过夏季高温滞育恢复种群后无法获得足够野生寄主的情况下,大规模迁入农田系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