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昆虫学报》

文章标题:中华蜜蜂foraging基因Acfor的 克隆与发育差异表达

文章作者:马卫华1, 2** 邵有全1 赵慧婷3 孟 娇2 田嵩浩4 杜亚丽2 姜玉锁2***
关 键 词:中华蜜蜂,foraging,基因克隆,发育表达模式,PKG活性
文章摘要:

【目的】 本研究克隆了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 foragingAcfor)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和基因表达分析,为研究该基因参与蜜蜂劳动分工的分子机理及蜜蜂采集行为调控奠定基础。 【方法】 利用RT-PCR技术扩增和克隆获得Acfor的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采用qRT-PCRAcfor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环鸟苷酸依赖的蛋白激酶(PKG)活性采用比色法检测。结果】 Acfor cDNA 全长为3 029 bpGenBank登录号为,KP662686.1),ORF序列长度为2 169 bp,编码722个氨基酸。预测该蛋白分子量为81.80 ku,理论等电点(PI)5.50,为酸性、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存在2个糖基化位点和38个潜在磷酸化位点,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二级结构中,有卷曲环、α-螺旋和伸展链3种结构,三者比例分别为57.06%28.12%14.82%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中华蜜蜂Acfor和其它膜翅目for组成了一个大的分支,分支由7个亚支构成,AcforAmfor分子距离最近。不同日龄工蜂Acfor mRNA的表达和PKG活性的趋势一致,1~30日龄均有表达和PKG活性,1~10日龄表达量和活性下降,10日龄后开始上升,25日龄表达量和活性最高,然后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下降。【结论】 可见,Acfor基因表达和PKG活性水平影响中华蜜蜂与日龄有关采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