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昆虫学报》

文章标题:西南地区新发玉米害虫一点缀螟危害特点及空间分布型

文章作者:陈爽,赵胜园,刘大众,杨现明,李娜,吴孔明
关 键 词:一点缀螟;玉米;为害特征;空间分布;理论抽样数
文章摘要:【目的】 明确中国西南地区新发玉米害虫一点缀螟Paralipsa gularis (Zeller) 幼虫对玉米的为害特征和空间分布,为田间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对云南省江城县玉米田一点缀螟幼虫的发生与为害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结果】 田间调查发现,幼虫自玉米乳熟期开始为害,通过钻蛀玉米果穗、穗芯及茎秆,造成籽粒残缺,并引发穗腐。为害部位有明显的蛀孔和钻蛀隧道,并产生的白色排泄物,老熟幼虫在玉米苞叶和果穗上吐丝结茧化蛹。幼虫平均密度范围为0.02-3.62头/株,玉米受害株率为2%-58%,玉米果穗受害率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幼虫在玉米果穗上呈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均数l分析表明,幼虫聚集的原因是由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基于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点缀螟幼虫的理论抽样公式和基于幼虫密度防治指标的最佳序贯抽样公式【结论】 本文明确了玉米田一点缀螟的为害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提出了田间种群的抽样方法,为田间幼虫种群密度的调查和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