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温度对白刺夜蛾生长发育及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
文章作者:勾文山,马维新,刘宁云,胡桂馨,孙尧德
关 键 词:白刺夜蛾;温度;生长发育;繁殖;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文章摘要:【目的】 白刺夜蛾Leiometopon simyrides是荒漠植物白刺的重要害虫,明确温度对白刺夜蛾生长发育、成虫寿命和繁殖的影响,以期对白刺夜蛾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方法】 设置18、21、24、27、30和33 ℃ 6个恒温梯度,观测并记录白刺夜蛾各虫期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 运用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通过线性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温度与各虫期发育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 在18-30 ℃范围内,白刺夜蛾卵、各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33 ℃时,卵、3龄幼虫和5龄幼虫的发育历期有所延长;成虫的寿命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在27 ℃时,除5龄幼虫外,卵和1-4龄幼虫的存活率均最高;21 ℃下蛹的存活率(97.50%)最高,其次为24 ℃和27 ℃的,蛹的存活率分别为95.97%和95.28%。在18 ℃和21 ℃,除去死亡蛹,白刺夜蛾的蛹全部滞育;在24-30 ℃温度范围,部分白刺夜蛾羽化,27 ℃条件下成虫羽化率最高(88.33%),单雌产卵量也最高(235.2粒),其次为24 ℃和30 ℃的,但30 ℃下羽化的成虫不产卵,24 ℃下单雌产卵量为86.3粒。卵期、幼虫期、蛹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01、10.71、13.45和14.60 ℃,有效积温分别为112.36、272.15、167.28和475.96 日·度。相较于线性模型,Logistic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论】 白刺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