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不同体色茶翅蝽成虫外部形态结构变化的 几何形态学分析
文章作者:潘鹏亮1, 2** 张方梅1, 2 洪 枫1, 2 郭世保1, 2 周 洲1, 2 乔 利1, 2 尹 健1, 2 耿书宝1, 2***
关 键 词:茶翅蝽;体色;形态变化;标记点;半标记点
文章摘要:
【目的】 自然界中有不同体色的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本文利用几何形态学方法对不同体色和不同性别茶翅蝽成虫外部形态差异进行分析,明确其体色分化是否存在形态学上的差异。【方法】 利用平板扫描仪获取茶翅蝽前胸背板、前翅和后翅图像;通过tpsDig软件进行标记点和半标记点的获取;在MorphoJ中进行普氏拟合(Procrustes fit)后,得到几何中心大小(Centroid size)和普氏坐标(Procrustes coordinates),并在SPSS中用于各部位大小变化的分析;对不同体色类型和性别等数据合并后,进行形状变化分析;最后通过普氏坐标与几何中心大小进行回归分析,其产生的残差用于评估移除异速生长的形状差异,并进行交叉判别分析。【结果】 在几何中心大小方面,不同体色茶翅蝽雌性前胸背板(P标记点=0.005,P半标记点=0.003)和后翅(P标记点=0.045)、雄性前胸背板(P标记点=0.042)差异显著,相同体色不同性别茶翅蝽前胸背板(P浅色体型<0.050,P深色体型<0.001)、前翅(P深色体型=0.020)和后翅(P两种体色类型<0.050)差异显著。在平均形状变化上,深色体型雌雄间前胸背板差异显著(P<0.050),交叉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0%和80%;雌性在不同体色上差异显著(P<0.050),利用前胸背板标记点和半标记点,以及前翅标记点判别正确率分别超过90%和76%。以体色和性别作为独立处理时,利用前胸背板进行交叉判别,雌性正确率大于90%,利用前翅标记点时深色雌性正确率最高达到100%,深色雄性最高为91.67%。去除异速生长后,标记点方法除了后翅外,其它部位判别正确率均有提高。【结论】 利用几何形态学方法可以明确茶翅蝽体色变化与局部形态变化关系,可以用于种内不同性别间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