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利用生命表分析不同种群密度下 扶桑绵粉蚧生长适应性
文章作者:罗正玉,高莉萍,杜嘉宜,雷小涛,王香萍,张金平
关 键 词:扶桑绵粉蚧;适应性;密度;存活率;产卵量;寿命;种群生命表
文章摘要:
【目的】 明确密度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种群增长的影响,为大田防治该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温度(26 ± 1)℃、RH 70% ± 10%、光周期16L︰8D条件下,对单位面积内(15 cm2)不同密度(2、5、10、15和20头)下饲养的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进行研究。【结果】 不同密度对其发育历期、存活率、寿命、产卵量和种群增长均有影响;饲养密度为5和10头时其发育历期分别为(26.60 ± 0.57)d和(26.67 ± 0.45)d,显著短于其他密度下的发育历期(P<0.05);若虫密度为2头时,单雌平均产卵量最高,为(100.56 ± 1.25)粒,若虫密度5头时,单雌平均产卵量为(61.29 ± 2.64)粒;若虫密度为5头时其存活率为75%,显著高于其他密度(P<0.05);净增殖率(R0)以若虫密度为2头时最大,R0为31.425,其次为密度为5头时,R0为22.985,且R0值随若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种群倍增时间(t)以若虫密度为5头时最小,t为5.635 d,其次是若虫密度为10头时,t为5.682 d,总的趋势为t值随若虫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结论】 综合扶桑绵粉蚧若虫密度与其生长发育与繁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若虫密度为5头/15 cm2时,最适合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密度过低或过高均对其种群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虫密度是影响扶桑绵粉蚧种群增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可作为调查及防治该害虫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