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二形现象在动物王国中非常普遍,并且在动物行为和进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自美国的William等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果蝇雌雄二形现象的一个基因开关。
雄性与雌性动物在体形外貌上的巨大差别被称为雌眼二形(sexual dimorphism),在动物
界,这种现象通常与交配息息相关,并且雌雄二形在动物的进化和行为等方面发挥着相当重
要的作用。然而,科学家对于主导这种现象发展和进化的内部机制却一直知之甚少。在2008
年8月22日出版的《细胞》(Cell)上,来自美国和法国的一组科学家表示,他们通过
对果蝇的研究发现了控制雌雄二形现象的一个基因开关。
我们知道很多动物存在显著的雌雄差别,例如鹿的犄角,雄狮的鬃毛,以及多种动物身
体色彩和斑纹的差别。而研究中科学家利用了一种最近产生的特征,那就是在雄性果蝇Dr
os
ophila melanogaster的腹部存在特殊的染色现象。事实上,雄性和雌性果蝇共用一套相
同
的基因,为什么雌性个体腹部没有这种特殊染色现象?文章中作者表示,雌性果蝇体内存在
的Bricàbrac (Bab)蛋白的抑制作用是发生以上差别的原因。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小组确定并追踪了控制bab表达的基因开关
。结果发现,HOX protein AbdominalB (ABDB)和DSXM蛋白直接起到调节作用。在雌性
果蝇中,ABDB和DSXM蛋白激发bab的表达,而在雄性果蝇中,DSXM却直接抑制bab,
从而产生了腹部特殊的色素。
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这一基因开关是很古老的,并且其原始作用是调节其它第二性
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步形成了果蝇的这一雌雄二形现象。
科学家认为,以上的发现揭示了新的性别差异特征是如何从那些原本调节已存在的第
二性征的基因网络中产生的。(来源:科学网)
(《细胞》(Cell),Vol 134, 610~623, 22 August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