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137
传真:010-64807137
E-Mail:entom@ioz.ac.cn
刊号:ISSN 2095-1353
        CN 11-6020/Q
国内发行代号:2-151
国际发行代号:BM-407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布
定价:138元/册
定价:828元/年
银行汇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帐号:0200 0045 0908 8125 063

您所在位置:首页->信息之窗

缺氧如何诱导果蝇气管发生分枝
发布时间:2009/7/10 10:09:00


       昆虫体内的循环系统一般不参与氧气运输,各组织和器官所需的氧气直接由气管系统供应。

与哺乳动物的血管生成过程相似,昆虫气管的末端也能够产生分枝并侵入缺氧组织内。

以往研究表明,果蝇体内处于缺氧状态的细胞会产生Bnl,这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

同源体,其受体Btl位于气管细胞表面,Bnl能够诱导气管细胞分枝伸入缺氧组织内,这就是

气管生成的“Bnl中心模式”。

      Centanin等人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揭示了气管末端分枝的形成机制,果蝇气管末端的细胞本身

对缺氧环境也非常敏感,缺氧条件下,对氧含量敏感的脯氨酰羟化酶Fatiga能够增加缺氧诱

导因子Similar(Sima)的浓度,Sima是人类缺氧诱导因子(HIFs)的同源分子,能够

诱导Btl的表达,增加气管末端细胞中Btl的浓度,促使细胞产生分枝。而在非气管细胞内,

Sima能够诱导Bnl的表达,但也可能有其它一些因子参与该过程。研究人员指出,

    气管末端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通过自主反应,增加其表面受体Btl的浓度,能够使其对组织Bnl水平增加更加敏感,

是缺氧诱导气管分枝的重要步骤。此即“搜索模式”,和此前的“Bnl中心模式”一起更好解释了气管分枝发生的机制,

这一理论对哺乳动物的血管发生机制也有一定的启示。该研究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于2008年4月15日的《发育细胞

》(Developmental Cell)上。(来源:科学网)


版权所有©2025应用昆虫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0006425号
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您是本站第10548034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