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137
传真:010-64807137
E-Mail:entom@ioz.ac.cn
刊号:ISSN 2095-1353
        CN 11-6020/Q
国内发行代号:2-151
国际发行代号:BM-407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布
定价:138元/册
定价:828元/年
银行汇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帐号:0200 0045 0908 8125 063

您所在位置:首页->信息之窗

蝴蝶翅膀上为什么长“眼睛”
发布时间:2009/7/13 14:26:00


      许多动物利用保护色来逃避猎捕,包括利用斑纹降低被天敌发现的风险(伪装),向天敌暗

示自己有毒或不可食用(警告色),或者装扮成其它动物或物体(“拟态”和“伪装”)。

       除此以外,很多小动物例如蝴蝶、蛾子和鱼类拥有2对甚至多对“眼点”(eye spot)。许

多眼点能吓跑掠食者,可以十分有效地防止天敌的攻击。在过去长达150年里,人们认定

这是因为眼点模仿了掠食者的天敌的眼睛缘故。但是,由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家Martin

 Stevens等人进行的最近研究表明,这一流行观点没有任何实验依据。

       根据2008年2月13日在线发表于《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上的研究结果

,蝴蝶等小动物身上的环状斑纹能有效对抗掠食者,是因为这些斑纹本身十分显眼,而不是因为

它们模仿了掠食者天敌的眼睛。

      Stevens等用防潮纸做成假蛾子,把各种形状、各种大小、数目不等、对眼睛模仿程度不一

的眼点组成吓人的图案,用高清打印机打印到纸上,他们在这些假蛾子身上拴上小虫子,然

后钉到落叶混交林里的各种树上,观测野生鸟类对这些假蛾子的反应。

      动物学家发现,与其它印着显著图案的人造蛾子相比,身上带有环状斑纹的人造蛾子受到的

攻击不见得更少。他们发现,总的说来,最能吓退掠食者的眼点恰恰是那些花纹最大、最多

、最显眼的眼点。

        Stevens博士解释说:“和那些身带眼状斑纹的假蛾子相比,鸟儿们一样不喜欢长着条形和

方形图案的蛾子。由此可以断言,眼点是否奏效,主要看它们是否鲜艳和显眼,而不是

因为它们模仿了掠食者天敌的眼睛。这说明很多动物身上的环形斑纹,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

那样,是在模仿其它动物的眼睛。”(来源:科学网)


版权所有©2025应用昆虫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0006425号
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您是本站第10602526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