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137
传真:010-64807137
E-Mail:entom@ioz.ac.cn
刊号:ISSN 2095-1353
        CN 11-6020/Q
国内发行代号:2-151
国际发行代号:BM-407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布
定价:138元/册
定价:828元/年
银行汇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帐号:0200 0045 0908 8125 063

您所在位置:首页->信息之窗

甲虫新家谱绘就被子植物论遭挑战
发布时间:2009/7/14 7:54:00


我们的星球上遍布着35万多种甲虫,它们用小小的翅膀飞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甲虫能够

飞行、行走、游水甚至还能够挖地洞。甲虫无所不吃,其食谱下至粪便,上至自己的同类。

如今,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有着惊人差异性的甲虫家族进行了一次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分析,

最终的结论有可能推翻有关昆虫进化的一种流行理论。
如果一种昆虫生有坚硬的翅膀,那么它将被视为一只甲虫并被划入鞘翅目。然而这样一来,

情况就变得越来越复杂:鞘翅目包括4个亚目、17个总科和168个科。许多物种之间的区别并

不是非常清晰,并且迄今为止,对于生物学家来说,界定一种甲虫与其他甲虫的关系是一件

令人非常头疼的事情。

然而科学家并未就此止步,英国伦敦皇家学院、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分子分类学家Alfrie

d Vogler和他的同事汇集了现存的甲虫脱氧核糖核酸(DNA)数据,并着手建立了一个无所

不包的甲虫家谱。为了填补缺失的分支,研究人员同时采集了700种额外的物种。为了搞清

甲虫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小组最终比较了约1 900种昆虫——其中有80%来自鞘翅目,并分

了3种基因——而已往的大多数分类工作只会涉及1种基因。为了追溯不同分支的起源时间,

究人员将甲虫化石记录与现有甲虫的DNA序列差异程度进行了比较。Vogler强调,填补这些

缺口通常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有些甲虫非常稀有,或者分布在偏远地区难以进行研究。

新的甲虫家谱的分支和末梢在很大程度上与之前根据传统形态学研究确定的物种排列相互匹

配。但是Vogler和他的研究小组并不认为甲虫的大量出现是被子植物大暴发——能够提供许

新的食物和生存环境——所致。作为替代,他们认为甲虫的多样性可能部分源于这一物种的

存和进化时间大大长于之前的认识。研究人员报告说,多食亚目——最大的一类甲虫,包括

有主要以植物为食的甲虫——作为最早的分支,在古生代时期(距今2.7亿年前)便出现了

而最早的被子植物则出现在距今1.4亿年前,而此时已有超过100种现代甲虫生活在地球上。

Vogler的研究小组在12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生物学家对研究小组的这种详尽彻底的分析方法大加赞扬。英国分类学家Michael Frohlich

表示:“对于甲虫这种庞大而复杂的种群而言,完成这一分析确实非

常困难。它使我相信,被子植物的进化并没有促进甲虫的多样性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昆

虫进化学家Brian Farrell认为,与这项研究给出的

结论相比,被子植物在甲虫的物种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他说,被子植物

的出现一定对甲虫的进化产生了影响,这些植物是许多昆虫赖以生存的基础。(来源:科学

网)


版权所有©2025应用昆虫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0006425号
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您是本站第11004255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