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牡幕剂霞本缭黾樱骸⑹汀⑻烊黄珻O2被大量排放;同时,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等的改变使得被植物吸收利用CO2的量减少,从而导致CO2被消耗的速度降低。据IPCC(2007)报道,工业化革命前大气CO2浓度为280 μL / L,而到了2005年已上升到379 μL/L,预计到本世纪(21世纪)末,大气CO2浓度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倍,增加到700 μL/L左右。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农业生态系统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非常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戈峰研究组的科研人员通过在自行组装的开顶式大气CO2浓度控制室内,模拟未来大气CO2浓度加倍(750 μL / L)下,探讨了春小麦-棉铃虫及其寄生性天敌中红侧沟茧蜂系统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通过用高CO 2浓度处理下生长的小麦连续2代喂饲棉铃虫,然后在棉铃虫幼虫低龄时接入它的寄生性天敌——中红侧沟茧蜂,连续2代测定它们的种群参数和取食和寄生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在CO2浓度升高下,寄主作物春小麦营养水平下降,导致棉铃虫生长发育延长,但并没有改变棉铃虫对于春小麦的取食量,而中红侧沟茧蜂对于棉铃虫的寄生率也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这次首次从寄主植物-害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角度,定量分析CO2浓度升高对害虫-天敌取食与寄生关系,结果显示,在未来CO2浓度升高下,不会改变棉铃虫与其天敌中红侧沟茧蜂的种间关系,CO2浓度升高不会明显增加棉铃虫的取食危害和中红侧沟茧蜂的寄生作用。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在《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