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是我国松树的主要害虫,其主要危害树种是我国南方的马尾松和湿地松。我国有近4 000万hm2的松树,每年松毛虫的危害面积达300万hm2以上,损失薪林收入至少10亿元,化学防治会对严重影响自然天敌生存、破坏生态环境、引起人畜中毒乃至死亡,造成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因此,深入地开展对马尾松和马尾松毛虫的各项研究,有效地完成对马尾松毛虫的生态调控,延长其暴发周期并减少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受到松毛虫的危害时,马尾松不仅会增加组成性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量,同时诱导释放一些新的挥发性化合物到周围的空气中,以吸引周围的天敌以减轻松毛虫的危害程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戈峰研究组的科研人员
利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和GC、GC-MS技术,以未危害的马尾松为对照,研究了机械损伤(模拟危害)或马尾松毛虫取食后马尾松针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规律及时间动态,发现其挥发物组成主要是萜烯类和绿叶气味物质,且虫害马尾松的挥发物释放速率大于机械损伤组。一些挥发性物质,包括:桧烯、罗勒烯、柠檬烯1,2氧化物、芳樟醇、芳樟醇乙酸酯、香叶烯D4醇、金合欢醇、和(E)4,8二甲基1,3,7辛三烯等可由机械损伤或幼虫取食所诱导,且后者的诱导量更大。通过对马尾松针叶损失率比例的精确估计,发现在虫害组中挥发物释放率与针叶损失率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而模拟危害组中无明显线性关系。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杂志上:Su JW, Zeng JP, Qin XW, Ge F. Effect of needle damage on the release rate of Masson pine (Pinus massoniana Lamb.) volatiles. J. Plant Res., 2009, 122: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