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137
传真:010-64807137
E-Mail:entom@ioz.ac.cn
刊号:ISSN 2095-1353
        CN 11-6020/Q
国内发行代号:2-151
国际发行代号:BM-407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布
定价:138元/册
定价:828元/年
银行汇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帐号:0200 0045 0908 8125 063

您所在位置:首页->信息之窗

我科学家首次从蜘蛛类群中鉴定出信息素成分
发布时间:2009/9/9 11:15:00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博士生肖永红、研究员张健旭、研究员李枢强利用GCMS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行为学测定相结合的途径,从北京幽灵蛛Pholcus beijingensis织结的蛛网上分离鉴定出了该种蜘蛛的雌性信息素(E, E)法尼醇乙酸酯和十六碳乙酸酯混合物(浓度比为2∶1),它们对雄性蜘蛛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从蜘蛛类群中鉴定出信息素成分,也是国际上首先发现蜘蛛的多组分信息素。
此前,在蜘蛛类群中,仅有分别来自皿蛛科、漏斗蛛科和狼蛛科的3种蜘蛛的性信息素成分得以鉴定。该项研究首次鉴定了幽灵蛛科的信息素;这类蜘蛛多生活于黑暗环境(如洞穴),化学通讯可能尤其重要。与以往报道的信息素成分不同,(E, E)法尼醇乙酸酯和十六碳乙酸酯是许多昆虫的信息素组分,也是最近发现的鼠类的信息素成分,为信息素组分在动物各类群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
蜘蛛没有昆虫那样的触角,因此无法利用GCEAD从蛛网上提取的众多成分中,快捷筛选信息素候选成分。因此,借鉴从鼠类信息素鉴定利用气味成分数量的性别差异来筛选信息素候选成分的途径,确定了北京幽灵蛛的雌性候选信息素成分;再根据每个候选成分在每张蜘蛛网上的含量,进行不同成分的组合配比,进行了大量行为测定,最终确定出这个信息素的组成。
该项研究已于2009年7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化学生态学会期刊《化学生态学杂志》上。
(来源:http://www.ioz.ac.cn)


版权所有©2025应用昆虫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0006425号
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您是本站第11143539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