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137
传真:010-64807137
E-Mail:entom@ioz.ac.cn
刊号:ISSN 2095-1353
        CN 11-6020/Q
国内发行代号:2-151
国际发行代号:BM-407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布
定价:138元/册
定价:828元/年
银行汇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帐号:0200 0045 0908 8125 063

您所在位置:首页->信息之窗

西南大学开发出我国首例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实用蚕品种
发布时间:2009/9/10 15:10:00


       2008年12月18日,西南大学召开家蚕基因组研究重大进展汇报会,宣布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

研究团队已成功开发出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品种,这是我国首次获得的转基因新型有色蚕丝。

据悉,近年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蚕学家向仲怀教授的带领下,西南大学家蚕基

因组研究团队自强不息,积极攻关,突破国际技术封锁,成功建立高效、实用的家蚕转基因

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转基因新型有色茧开发技术,并与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

,育成了一对色彩稳定的新型绿色茧品种,完成批量缫丝和茧丝的性能鉴定,缫出的生丝不

但在自然光下具有美丽的绿色,而且在紫外光下能发出绚丽的绿色荧光。


     西南大学教授夏庆友指出,天然彩色茧中除了绿色茧的部分色素存在于丝素中外,其他色素

大都存在于丝胶中,在缫丝、精炼的过程中极易损失和破坏,这也是人们在长期的品种选育

中选择无色素的白色茧而淘汰有色茧的根本原因。而本次开发的有色茧实用品种是我国首次获得的转基因新型蚕丝,这不仅是对天然彩色丝

突破,标志着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蚕丝结构、克服蚕丝易皱、褪色等新型素材创新工程进入

一个新阶段,而且还将对蚕丝业产生重大影响。彩色丝的开发符合人类环保、健康和崇尚自

然的消费心理和时代需求,其开发利用前景十分美好。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8-

12-18)


版权所有©2025应用昆虫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0006425号
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您是本站第11137970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