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虎蛾历史上是有警告色的昆虫的著名例子;后来人们发现,蝙蝠将这些昆虫所产生的
超声波与毒性联系在一起,而且无毒物种也能得益于发出类似的声音。在对加拿大东南安大
略26种蛾子所做的一项研究中,John Ratcliffe 和Marie Nydam发现,虎蛾的警告信号随着
一年中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也随着它们最有可能碰到的捕食者的类型而变化。在春天出
现的蛾子物种,往往用视觉信号如鲜艳的色彩来警告捕食者,告诉它们自己是不能吃的,因
为在春天鸟类是其最大的威胁。在夏天出现的蛾子物种更多地依靠超声来赶走能够进行回声
定位的蝙蝠,后者在夏季对其构成主要威胁。同样,在白天活跃的物种更多地依靠视觉警告
信号,而超声信号在晚上更有用。这项研究说明了,来自2种截然不同捕食者的选择压力何
以能够引导昆虫警告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的演化,从而导致同一物种内拥有多样化的对抗捕
食者的防卫体系。相关论文发表在2008年9月4日出版的<Nature>上。(来源:生物谷Bi
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