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137
传真:010-64807137
E-Mail:entom@ioz.ac.cn
刊号:ISSN 2095-1353
        CN 11-6020/Q
国内发行代号:2-151
国际发行代号:BM-407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布
定价:138元/册
定价:828元/年
银行汇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帐号:0200 0045 0908 8125 063

您所在位置:首页->信息之窗

专家解释:新疆草场暴发的“绿毛虫”为一种灯蛾科昆虫
发布时间:2009/9/11 15:39:00



   经昆虫专家核查,新疆草场暴发的“绿毛虫”是鳞翅目灯蛾科的一种害虫(准确学名正
 

在进行鉴定研究),是新疆北部草场发生较普遍的一种害虫。2003年在新疆的乌苏县和沙湾县曾严重发生60多万亩,最高密

度达1 500头/m2。1991年在乌苏和沙湾两县6万亩农田严重受害,其中1万多亩甜菜、油菜

、大豆等被毁。这种灯蛾在前苏联国家也有发生。幼虫在表土内越冬,翌年春季集中出土危害,秋季成虫羽

化后在草场产卵,幼虫孵化后生长到2、3龄进入表土层内越冬。该虫可以取食白篙、稗草、

车前、三叶草、苦豆子、榆树以及小麦、玉米、向日葵、大豆、油菜、草木樨、苜蓿等。幼

虫活泼,可快速爬行扩散。许多植物的幼苗、子叶、嫩茎等,均可以被幼虫吃光。

该幼虫对很多农药敏感,可以使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快速杀灭幼虫。农药防治过程中要特别

注意牲畜安全,要禁止放牧一段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对该虫的研究非常薄弱,虽然已多次严

重危害牧草和农田,但至今准确的学名都没有准确鉴定。虽然春季是该虫严重危害的季节,

但最佳防治时期应该是秋季卵刚刚孵化后的初龄幼虫;此时通常被忽视而造成翌年春季害虫

大暴发的严重后果。(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张润志)

 

 

 


版权所有©2025应用昆虫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0006425号
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您是本站第11113428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