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137
传真:010-64807137
E-Mail:entom@ioz.ac.cn
刊号:ISSN 2095-1353
        CN 11-6020/Q
国内发行代号:2-151
国际发行代号:BM-407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布
定价:138元/册
定价:828元/年
银行汇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帐号:0200 0045 0908 8125 063

您所在位置:首页->信息之窗

果蝇大脑内存在“热敏元件”
发布时间:2009/9/11 16:04:00


   
    苍蝇不像人类可以改变环境温度,为了生存它们需要选择温度合适的地方活动,美国布

兰迪斯大学最新研究认为果蝇体内有类似热敏元件的组织。研究结果发表在11日《自然》杂

志上。
  生物学家Paul Garrity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果蝇大脑内有4个大型热感应神经元细胞,

它们将在环境温度高于理想温度的时候被激活,温度改变通过细胞膜上的dTrpA1离子通道,

该离子通道本身就担任着温度传感的职责。


  果蝇能使用脑内的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大型动物使用外围神经元监控周围环境温度,

而普遍的看法是像果蝇这样的小型生物也是如此。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多种追踪方式,希望能

在果蝇身上找到热敏感应外围神经元,可是最终数据表明,温度传感的关键不在外围神经元

,而在果蝇的大脑。


  研究数据显示dTrpA1离子通道可能像火警预报一样工作。当果蝇大脑内温度过高,dTrp

A1激活内部传感,让它们寻找温度更适宜的地方。


  尽管环境温度广泛影响着人类和动物行为,我们对动物们选择适宜温度的神经中枢工作

原理却知之甚少。这项研究使得科学家们在探知神经元细胞如何帮助果蝇寻找合适的温度以

确保生存的进度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反之,这些神经元通路也能成为攻击和扰乱动物热敏

行为的武器,可以应用于农业害虫和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蚊子等的防治。


  全球变暖使大量昆虫、鱼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不得不去寻找温度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明白动物神经中枢对温度变换的感应机制,能够更好地理解动物应对环境变化的措施。此外

,控制这一温度感应机制的蛋白质与人类的疼痛、炎症有关,深入研究这些蛋白质的工作原

理将在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来源:《生命科学动态》发布日期:2008-07-01


上一条记录: 面象虫装死逃生
版权所有©2025应用昆虫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0006425号
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您是本站第11110851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