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137
传真:010-64807137
E-Mail:entom@ioz.ac.cn
刊号:ISSN 2095-1353
        CN 11-6020/Q
国内发行代号:2-151
国际发行代号:BM-407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布
定价:138元/册
定价:828元/年
银行汇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帐号:0200 0045 0908 8125 063

您所在位置:首页->信息之窗

揭示蚊子吸血特性进化重要遗传机制
发布时间:2009/9/23 17:06:00


  蚊子是挥之不去,给人类健康带来许多威胁的害虫,其主要通过吸血来传播各种疾病,如疟

疾、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等。类胰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trypsinlike serine proteas

e)是一广泛存在于动物界的基因家族,主要行使消化功能,而其在蚊子消化血液的过程中起

到重要作用。伴随着吸血过程,蚊子体内会发生很多生理上的变化,如基因表达量的升高或

降低。研究这类发生变化的相关基因或元件有助于揭示蚊子吸血的机制,进而寻找到控制蚊

子传播疾病的有效方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吴东东与导师张亚平院士及合作者,系统地获得疟蚊

Anopheles基因组中的类胰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并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

ster的基因相比较,发现该家族在蚊子基因组中经历过适应性扩张。该类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吸血

之后显著升高,并且扩张的基因相对于进化稳定的基因的表达量升高较高。同时,正选择分

析表明,系统发育扩张基因所受正选择作用的位点主要分布在与蛋白酶抑制结合区域。这些

分析表明,类胰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对蚊子吸血这一特性的适应性进化起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已在国际著名刊物《分子生物学与进化》(Molecular Bi

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在线发表。

(来源:2009年07月23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版权所有©2025应用昆虫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0006425号
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您是本站第11098030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