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期:双月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昆虫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137
传真:010-64807137
E-Mail:entom@ioz.ac.cn
刊号:ISSN 2095-1353
        CN 11-6020/Q
国内发行代号:2-151
国际发行代号:BM-407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布
定价:138元/册
定价:828元/年
银行汇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帐号:0200 0045 0908 8125 063

您所在位置:首页->信息之窗

利用激光在果蝇大脑塑造记忆
发布时间:2009/11/27 16:43:00


      通过将一束激光照进果蝇的大脑,科学家们从无到有创造出了一些新的记忆。英国伦敦皇家 学院的神经科学家Simon Schultz表示,这是一项“令人惊讶的研究工作”。 记忆的形成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对那些很糟糕的并且需要避免的特殊刺激的联想。作为形成 这种联想的第一步,英国牛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Gero Miesenbock和同事对果蝇究竟是喜欢3 辛醇(OCT)还是4甲基环己醇(MCH)的气味进行了研究。接下来,研究小组在任意一 种 气味出现的时候,对果蝇进行了电击。自然而然地,这些果蝇开始逃避与这些气味有关的电 击,即便是它们最初喜欢的气味也是如此。 Miesenbock和同事随后想要搞清的是,他们能否在不用电击的前提下让果蝇讨厌一种气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向果蝇大脑的不同神经回路中注射了一种转基因版本的ATP( 细胞能量的一种来源)。这一次,当果蝇遇到OCT或MCH的气味时,研究人员便会向它们的大 脑中反射一束激光。这一过程释放了转基因的ATP,进而激活了能够释放多巴胺——一种被 认为能够在果蝇中形成令人厌恶的记忆的神经传递素——的神经细胞。毫无疑问,在OCT或M CH气味存在的情况下,暴露在激光下的果蝇会开始回避这些气味,就像它们被电击了一样。  更多的实验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将这种负面强化效果限制在果蝇大脑中的仅仅12个神经细胞中 。研究人员在最新出版的《细胞》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Schultz表示,研究人员正在给实验室小鼠中使用这种激光方法,因此这些发现在哺乳动物 中进行测试的时间并不会等得太久。尽管这只是一个遥远的前景,但Schultz已经开始思索 这项工作如何对人类产生帮助。他说:“想象一下,当你需要记住一些信息时,例如一首莎 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或你的汽车修理手册,或许你可以吃下一粒小药丸。”
(来源:2009-10-26科学时报)

版权所有©2025应用昆虫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0006425号
本系统由北京菲斯特诺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您是本站第11089565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