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篇名 | 作者 | 点击 | 下载 | 全文 |
|
135
|
农药诱导害虫再猖獗机制
|
吴进才
| 3192 | 7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36
|
国内外蝗害治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
张龙
| 2136 | 5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37
|
不同地理种群的亚洲小车蝗mtDNA ND1基因序列...
|
高书晶1**,刘爱萍1,韩静玲2,闫志坚1,徐林波1,李东伟3
| 2134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38
|
东亚飞蝗谷胱甘肽S-转移酶RNA干扰效率研究
|
刘婷1,秦国华1,2张建珍1,马恩波1**
| 2022 | 5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39
|
中华稻蝗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分离纯化
|
郭艳琼1,2,吴海花1,宣涛1,张建珍1,郭亚平1,马恩波1**
| 1957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0
|
东北地区亚洲飞蝗染色体核型分析
|
李敏,王寅亮,宋慧华,任炳忠**
| 2268 | 3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1
|
东亚飞蝗血细胞形态学研究
|
贾雷坡,崔智芳,王强,吴昊,张小民**
| 2585 | 4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2
|
中华稻蝗血细胞染色方法的比较
|
王强,崔智芳,王云丽,申旭燕,张小民**
| 1799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3
|
中华稻蝗的胚胎发育及卵滞育发生的胚胎发育阶段
|
崔双双1,朱道弘1,2**
| 1989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4
|
群居型、散居型意大利蝗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
张洋**,高松牙森·沙力,曹广春,张泽华***
| 2110 | 3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5
|
散居型西藏飞蝗九个地理种群形态特征的数量分析
|
牙森·沙力1**,高松1**,白松2,农向群1,涂雄兵1,张泽华1***
| 2000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6
|
西藏飞蝗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
李彝利1,李庆1**,匡健康2,杨刚2,封传红3,罗怀海3
| 1930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7
|
紫胫长夹蝗消化道的形态学观察
|
崔智芳,王强,王云丽,申旭燕,张小民
| 1937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8
|
东亚飞蝗消化道的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
李德智1, 2**,刘志刚3,孟瑞霞1,涂雄兵2,牙森·沙力2,张泽华2***
| 1995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49
|
亚洲飞蝗发声器结构与鸣声时域特征研究
|
李敏,王寅亮,宋慧华,刘斐,任炳忠**
| 2051 | 6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0
|
绿僵菌侵染后东亚飞蝗营养生理参数变化研究
|
涂雄兵1,2**,李志红2,牙森·沙力1,张泽华1***
| 1954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1
|
祁连山区几种草地蝗虫蛋白质营养评价
|
孙涛1,2**,刘志云1,3,秦丽萍1,3
| 2984 | 4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2
|
三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意大利蝗的防治研究
|
赵忠伟1, 2**,张洋2,曹广春2,高松2,牙森·沙力2,张泽华2***
| 2101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3
|
Wolbachia在熊蜂中的双重感染
|
李振宇1,2**,冯夏2,宋月2,沈佐锐1***,耿金虎3
| 2025 | 5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4
|
感染水椰八角铁甲的绿僵菌的分子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
徐利1,蓝江林2,侯有明1**,陈玉森1,陈智雄1,翁章权1
| 2184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5
|
水稻对稻负泥虫取食的生理响应
|
王丽艳1**,张海燕1,朱莹1,于磊1,丛斌2***
| 1841 | 1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6
|
椰甲截脉姬小蜂野外种群与实验种群差异性比较
|
孙蕊芬1**,田小青2,张先敏3,李样聪1,全峰1,朱麟1***
| 1853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7
|
不同小麦品种对有翅与无翅型禾谷缢管蚜生长发育与繁殖...
|
李川1**,朱亮1,龚豪2,张青文1***,刘小侠1
| 1942 | 1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8
|
烟草对烟粉虱的抗性与烟草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
任广伟**,王新伟,王秀芳,陈丹
| 2238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59
|
刺槐叶瘿蚊成虫行为学特征及性诱效果的研究
|
吉志新,温晓蕾,路常宽**,高素红,赵春明,余金咏,赵景忠
| 2257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0
|
都兰钝额斑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四种杀虫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
严林1,邓晓青1,张永军1,杜艳丽2**
| 2293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1
|
沙漠石蜂的筑巢习性和行为
|
落巨福,刘强
| 2008 | 1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2
|
草地螟交配行为及能力
|
王凯1, 2程云霞1,江幸福1,罗礼智1**
| 2015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3
|
明纹柏松毛虫各龄幼虫取食量和排粪量
|
廉梅霞1,张育平2
| 1923 | 4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4
|
温度对红珠凤蝶小斑亚种发育的影响
|
李家慧1,2,杨群芳1*,王慧1
| 1956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5
|
四川小金蝠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
涂永勤**,张德利,曾纬,陈仕江
| 1913 | 6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6
|
角倍蚜干母的刺探取食行为分析
|
刘平**,杨子祥***,吕翔,李杨
| 1851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7
|
菜豆—二斑叶螨—伪钝绥螨相互关系的研究
|
孙月华1, 2郅军锐1**
| 2029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8
|
落叶松八齿小蠹坑道在落叶松立木上的垂直分布特征
|
袁菲1,2骆有庆1**,石娟1,Kari Helivaara3
| 1938 | 3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69
|
基于CLIMEX和GIS的南松大小蠹在中国的适生性...
|
姚剑1**,杜宇2,马平3,李生贵2,蒋小龙2,陈雪娇1,张萍1,李云飞1
| 1932 | 3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0
|
扩头蔡白蚁消化与生殖系统解剖及其与黑翅土白蚁的比较...
|
苏丽娟**,陈明,刘国举,刘航,宋安东,尹新明***
| 2398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1
|
普通齿蛉幼虫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取食分析
|
陈申芝1,卿玉涛2,朱晓英1,黄成军1,曹成全1**
| 2808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2
|
瘤胫厕蝇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
任宏伟,白凤君,陆宇燕,王明福**
| 2032 | 0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3
|
X射线辐照处理对玉米象成虫的辐射效应
|
康芬芬1,2**,魏春艳3,覃怀莉4,李志红1***
| 1932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4
|
飞蝗及沙漠蝗信息素概述
|
李嘉**,张龙***
| 1800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5
|
植物和刺吸式口器昆虫的诱导防御与反防御研究进展
|
刘勇1, 2**,孙玉诚2,王国红1***
| 2922 | 19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6
|
滞育昆虫小分子含量变化研究进展
|
丁惠梅1,2**,马罡1,武三安2,赵飞1,马春森1***
| 2008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7
|
蜜蜂寿命可塑性研究进展
|
管翠**,刘亭亭,颜伟玉,曾志将***
| 2468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8
|
蚜虫触角感受器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
赵立静1**,班丽萍2***
| 2264 | 14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79
|
浙江宁波镇海工业园区昆虫多样性研究
|
张萃1, 2**,方燕1,严莹1,李恺1, 2***
| 2271 | 5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80
|
金黄角头小蜂及寄主新纪录(膜翅目:小蜂科)
|
孔旭林,陈中正,叶慧子,刘继兵,贺张,胡好远**
| 2360 | 1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81
|
鉴定转Bt甘蔗抗条螟的方法
|
劳方业1,翁丽星2,李奇伟1,陈勇生1,汪联辉2,陈健文1 ,陈仲华1,张琼1,沈万宽1,陈海宁1
| 1993 | 1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82
|
用青菜萝卜苗法室内大量饲养小菜蛾的方法
|
林坤**,杨敏丽***,李建涛,剡根姣
| 1727 | 5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83
|
不同炮制方法对斑蝥体内有效物质的影响
|
李晓飞
| 1868 | 2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
|
184
|
11年SCI收录的昆虫学期刊及相关期刊2010年的...
|
吕秀霞1,祁佳玥1,彩万志2*
| 1894 | 5 |
下载全文
HTML全文
|